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國際新知】分享-別讓網路成為你社工職涯的殺手 2013/07/17

【外國文章】分享

◎文章名稱:Don’t Let the Internet Be a Career Killer

◎原文作者:Ellen Belluomini, LCSW  

◎原文出處:THE NEW SOCIAL WORKER Online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網際網路對社會工作者之影響。沒有網路的年代,轉介個案、尋求資源時,必須依賴口耳相傳或更新速度緩不濟急的資源手冊,現在只要上網即可查詢機構專屬網站、和許多在個案管理、方案及倡導等工作所需資訊。但是,社工人員隱私安全問題令人隱憂,例如:社群網站、搜尋引擎,都有暴露身分之虞;甚或庫存頁面保留的是舊資訊,例如作者搜尋自己姓名,出現之前社工執照(LSW)過期訊息,但係因其目前已改為使用臨床社工執照(LCSW)從業。如此恐造成尋求社工協助的個案們誤解她不具資格。作者認為,控管好個人在網站上的資訊是倫理責任,因案主在資訊取得方面常是相對弱勢。

    但維護社工在網路上的界限現今恐日益困難,在網路上留言、評論、購物,或曾經造訪哪些網站的紀錄,已成為凡走過必留痕跡,易陷入身分曝光危機。尤其從小在數位環境長大者(Digital Natives),使用部落格、社群網站、YouTube、Pinterest等各種平台留言,乃生活一部分。這些社工應該不希望未來案主從網站得知,他們在年少時期曾經發表過的意見吧! 作者憂心,這對數位時代的社工與案主不知會產生什麼效應?社工專業教育是否有所因應?2013年美國修正“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Privacy Act”,雇主有權利進入未來員工的社群媒體,可見隱私再也不是隱私,社會工作者需仔細注意在網站上留下的足跡,以保護自己和所服務之案主。

 

◎短評:

    本文對社會工作者而言為相當好之提醒,其實維護個人在網路上的隱私原本就是基本素養,但從專業倫理考量,與案主界限,以及案主從網站上所獲關於社工們的資訊,是否會對案主或專業關係產生負面影響,值得受到關注,亦可再深入思考網際網路對社會工作者帶來之其他衝擊議題和可預防因應之道。

 

◎撰文:許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