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Taiw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活動資訊

研習/課程
敘說實踐之理論精神與外化解構工作坊
心理輔導
敘事,就是說故事。其他學派不也在說故事嗎?敘事的說故事到底跟其他學派有何不同?敘事獨有的故事理解視框與改寫方法,讓我們一起來搞清楚敘事的『生命最佳原著改編劇本獎』。

  奧妙的敘事哲學,常常讓人抓不住精髓!後設哲學思想是治療學派的靈魂,它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華人困苦的故事版本,有什麼樣的共相?受苦的人是怎麼覺得自己受苦的?活在斯土斯民的人(社會建構的關照下),都怎麼說自己的困苦故事?社會的建構與人內在的心理建構有何關聯?解構又是啥啊?一定需要解構嗎?是要解什麼啊?!又怎麼由建構到解構?應用到心理治療裡的具體啟發又會是什麼?這些問題,祺堂老師帶著你一起來探索。

  敘事是一套生命哲學,提醒著人們有權利創造自己存活的樣態。人可以怎麼活?是扛起責任、勇往直前?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不的委曲求全,抑或是不用想這麼多,跟大家一樣就好了。人就一輩子,『你想要怎麼活?!』『想怎麼活才是值得的、精彩的、不後悔的?』,一個又一個對生命的提問,人們就開始進入有知有覺的整理與探索之中。這些讓人反思的提問,直指靈魂深處,敲醒生命的存在感,慢慢地,打開並打破生命應該的樣貌,在一次又一次的歷練與嘗試中,活出真心想要的樣貌。

  這些對生命提問的問句,讓人們覺察到歷史社會文化潛移默化灌輸的『應該』聲響,於是,聽到了,聽明白了,再逐漸地,長出自己獨立的判斷意識(主體),可以開始重新決定,我想與這些一直存在的期待或要求聲響,保持什麼樣的關係。慢慢地去說出且做出我真正要的是什麼、想活成什麼樣子。這就是解構,解構就是讓生命進入可以怎麼活的反思。而外化的運用,不但是敘事獨有的巧思,也是解構精神的最佳展現。

  本工作坊誠摯邀您,在講述、體驗、現場訪談、小組演練、生命自由書寫、多元見證模式中,一同來搞懂敘事治療的重要地圖,且深入掌握解構與外化對話的運用。

【研習內容】

1.敘事實踐的基本理論概念  
2.敘事後設精神--社會建構與解構
3.生命自由書寫的體驗
4.外化對話的理解與體驗
北部
s200222@cyc.tw、03-4916999分機44、官方LineID:@811slhdr
桃園「張老師」中心-中壢成長教室(桃園市平鎮區延平路一段168號A棟3樓)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
2023/11/24 ~ 2024/03/22
網路表單報名
付費(金額:5200)